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
一个普通的藏族小伙丁真因纯朴的微笑走红网络,带火了当地的旅游业。一些地区也纷纷效仿:青海推出了“赛马男孩”,陕西找到了与丁真神似的兵马俑,黑龙江在众多冰雕里淘到了“同款”丁真……
这件事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?请联系现实生活,自选角度,自拟题目,写一篇议论文。
要求:观点明确,论据充实,论证合理;语言流畅,书写清晰。
【文题解析】: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。所给的材料一共两句话,第一句话是说藏族小伙丁真因纯朴的微笑走红网络,带火了当地的旅游业这件事,第二句话是就丁真带火当地旅游业一事,一些地区也纷纷效仿。关键词是“效仿”。考生要抓住“效仿”一词,分析旅游业效仿丁真的原因。丁真在网络之上的走红折射出当代人们的审美与消费心理,商家借助此热点与奇迹,打造“同款丁真”,希望迎合大众的审美品味,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,无可厚非。但是这样的行为也许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到游客,若处处学习,家家效仿,热点就变了味道,事件的走向也会因此改变。这种一哄而上地模仿,带来的势必是审美疲劳,不仅不是长久发展之计,还会使旅游内容呈现同质化特征,不利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。考生要在文中分析这样的“效仿”产生的原因,还要指出根治此类问题的治本之策。
走具有自己的特色的路;如此“借热度“不敢苟同;
发扬独属于本地风光的才有长久生命力;
失“真”的丁真们是缺乏文化自信和创新的一种表现;
【佳作赏析】:本心所在
一个普通男孩的走红带动了川藏边境贫困小镇的发展,也促进了各方面文化的发展。不少区县也开始纷纷效仿这种模式,然而大多数人只看见了丁真现象表面的红火,而忽视这背后的意义与目的。只有有灵魂,有自己的借鉴(实在看不清)才能带来真正的辉煌。
效仿优秀的事物是人之常情,谁不想增加优点来提升自己呢?可效仿别人长处的同时,也该注意这是否适合自己。一味地模仿,不仅学不来别人的精髓,还会磨灭自己原来的特点。如邯郸学步的燕人一般。陕西找到与丁真相像的兵马俑,多少人只看重这外形上的相似而忽视兵马俑的文化内涵,是千年以前老秦人的艺术淬炼的艺术品。不以艺术品而自居,反而却与和他人“撞脸”而闻名,着实令人感到可悲。又如民国时期的大师们,只推崇盲目“全盘西化”,舍弃掉中国千年来的文化积淀,削足适履,可最终也没能使中国摆脱积贫积弱的处境,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抛弃了根源所在,他们对中国这片土地与她的人民的了解不如一个图书管理员,他们始终没有真正了解过中国本身。现在的盲目效仿也是如此,去掉天性的效仿别人只会画虎不成反类犬。
另一方面,效仿别人时,不仅要效仿他人表面的鲜花着锦,更要探究其中的本质所在。丁真走红的初衷只是为了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,让理塘当地旅游经济发展,从而脱离贫困。而有些地区的一味模仿丢掉了这样纯朴、美丽的本心,将它当成了赚钱的手段,没有脱贫攻坚的深刻内核。如果做一件事没有本心,或有一个不好的本心,那做出的东西再好终究只是烈火烹油,过眼云烟。
关于本心,那些纷纷效仿的人真的悟到了吗?丁真现象的出现是为推动经济发展,可有人却反其道而行之,纷纷营造“原生态”的人设,仿佛边远山区的人就该这样“纯朴”,而原始地生活,利用他人的猎奇心理赚钱。这样真的达到了本心的目的吗?还是真是加剧了人们对贫困区的刻板印象,枉费扶贫人员的心血呢?真正让地区成长起来的不是一张脸,而是背后千万人的努力与奉献,这样的成果怎能被覆盖?猎奇是盎撒人对美洲原住民、非洲人民的态度,而不是同胞对同胞的态度,真正关心扶贫的人,立刻超过关注丁真背后的扶贫干部。
只有抱着坚定而崇高的本心,并为之奋斗,才能获得巨大的成果与回报。不管怎样的皮囊表象,都敌不过本心的磨炼。